贤道小暑:于炽热中悟人生智慧
发布时间:2025-07-07 09:08:48浏览次数:

“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” 今日,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—— 小暑。它的到来,标志着盛夏的正式开始,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即将登场。
小暑时节,暑气渐盛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暑,热也。就热之中,分为大小: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。今则热气犹小也。” 虽称 “小暑”,却已是 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 的节奏。此时,江淮地区的梅雨渐歇,华北地区雷雨频繁,万物在湿热中蓬勃生长。
小暑有三候:“一候温风至;二候蟋蟀居宇;三候鹰始鸷。” 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,所有的风都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。难耐酷暑的蟋蟀,纷纷离开田野,躲到墙角下避暑。老鹰也因地面酷热,振翅高飞,在清凉的高空盘旋。这些自然现象,生动地展现了小暑时节的暑热程度。
在漫长的岁月里,小暑形成了许多饶有趣味的习俗。民间素有小暑 “食新” 的传统,将新收割的稻谷煮成饭,用来祭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愿。北方地区有 “头伏饺子” 的说法,伏日里人们往往食欲不振,饺子正好开胃解馋。小暑前后,黄鳝最为滋补美味,因此民间也有小暑吃黄鳝的习惯。此外,趁着小暑的晴天晾晒衣物、书籍,去除霉味,防止受潮生虫,这便是 “晒伏”。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在小暑乘船游河,尽享消暑之乐。
面对暑热,古人自有妙招。他们以诗为扇,扇出一片清凉天地。白居易在《消暑》中写道:“何以消烦暑,端坐一院中。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” 他凭借 “心静自然凉” 的心境,将燥热化作了窗下的微风。秦观则是 “携杖来追柳外凉,画桥南畔倚胡床。月明船笛参差起,风定池莲自在香”,月下的笛声、池中的莲香,让暑气在诗意中悄然消散。
小暑亦催发了诗人对生命的哲思。独孤及看到石竹花 “不怕南风热,能迎小暑开”,便以草木的坚韧来比喻人生应如夏花般蓬勃。乔远炳的 “雪藕冰桃情自适,无烦珍重碧筒尝”,一碗冰藕、几枚蜜桃,便胜过了人间烟火,尽显文人的高雅情趣。
小暑时节,天气炎热,湿气亦重。此时养生,需避开持续的高温高湿环境,注意保持室内通风。在饮食方面,要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。同时,使用空调也要适度,以防患上暑湿型感冒。
愿大家在这个小暑节气里,能寻得一处清凉,享受一份惬意。在炎炎夏日中,保持一颗宁静的心,收获 “暑” 不尽的快乐和 “暑” 不尽的健康,悠然度过美好的夏天。
上一篇: 贤道筑基:钢护筒施工技术全解析
下一篇:隧道逃生管道优势解析